珠海多措并举加速建设5.0产业新空间 冲刺万亿工业强市

  • 商洛在线
  • 2022-08-19 17:00:05
  • 来源:南方日报

一周前,珠海高新区赴深举办5.0产业新空间推介会,推动深珠两地实现产业、创新、人才对接,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上月底,珠海举行5.0产业新空间集中开工(签约)仪式,26个项目签约落户,投资总额达560.05亿元。

一个个重大项目如同“超级引擎”,不仅是稳投资、促增长的“压舱石”,更是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今年以来,珠海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紧扣“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推动产业蓬勃发展。上半年,珠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8.61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排全省第二;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9%,增速高于全省21.8个百分点。

珠海,正以“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的奋发姿态,加速迈向“万亿工业强市”,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勇当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加快发展、促进东西两岸融合互动的核心城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新空间

“拿地即开工”

冲刺万亿工业强市

从高空俯瞰珠海金湾,平沙西南,黄茅海畔,高栏港高速西侧,昔日两片空地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生变化——上百台打桩机同步运转,数十台工程车来回穿梭,如火如荼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这里正在打造珠海在建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5.0产业新空间项目。位于该地的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从拿到施工许可到开工,仅用时两天,近800名施工人员火速完成集结。

“像这样大体量的施工准备,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个月,我们压缩到两天就完成了。”华发集团华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佳富说。

快,是珠海吹响“产业第一”攻坚战嘹亮号角的必然要求。

“为改变‘项目等土地’‘土地等项目’的局面,我们加快实施‘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交验即发证’模式。”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三大模式从“串联办理”变为“并联办理”,有效破解了产业项目审批落地环节多、流程长、落地慢等问题。

原本最快需要一个半月时间办理的多项许可证,如今缩短至两个工作日内同步核发。数据是最好的例证,截至6月末,珠海全市计划2022年内开工5.0产业新空间项目(不含鹤洲新区,不含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下项目)共41个,开工建筑面积达941万平方米。

一批按照“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5.0标准建设的产业新空间相继涌现,为重大项目和产业发展提供载体支撑。

以大湾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例,该5.0产业新空间是聚焦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的专业化园区,集检测、试验、研发、生产功能于一体,可满足各类企业“拎机投产”。

不仅如此,园区还按照城市级配套思路,构建产业服务生态,在园区内及周边配备商业、人才安居住房、工业邻里,使产业社区不仅成为工作场所,也成为产业人群的生活场所。

“我们看中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潜力,这里沉淀了大量优秀的产业人才。”选择投资珠海的武岳峰科创合伙人刘剑说。

筑巢引凤,项目来栖,产业集群在珠海加速形成,数据显示,近期,珠海拟签约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就有68个,投资总额约757.05亿元。

新探索

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

守工业用地红线

产业发展呼唤新空间。盘活土地资源、给工业用地划红线,珠海正以立法保障力促“产业第一”。

今年6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这是珠海首次通过特区立法权严格管控工业控制红线,也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工业用地控制线的地方性法规。

此前,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产业发展用地展开调研。调研发现,珠海市存在用地总量少、土地用途变更预期突出、产业用地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空间受限,亟待从制度上加以规范。

随着法规出台实施,上述情况迎来一系列“破冰”举措。

“立法为全市近2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划定了最严法律红线。”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咏霞说。

法规对工业用地设“双底线”:全市工业用地控制线范围内的总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0%,工业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工业用地控制线范围内的总用地面积的75%。

同时,珠海还创新性对工业用地控制线分级分类管控,将除村集体留用地以外的所有已供工业用地均纳入工业用地控制线。一级控制线内的工业用地应当特殊保护、严格管理,除法规明确规定的情形外,不得改变土地用途或者调出一级控制线区域范围。工业控制线内城市更新项目严禁“工改商”“工改居”,严防工业配套项目“房地产化”。

“这些条款目的是稳定工业发展预期,打击炒卖和囤积工业用地行为。”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李清分析称,通过立法将工业用地作为战略资源加以保护,更有利于控制工业用地流失、稳定工业用地总规模。

为加大低效用地盘活和土地收储力度,《珠海市6类低效用地整治行动指引》配套出台,指导全市各区统筹考虑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和土地市场运行情况,制定土地储备3—5年滚动计划。

“此次通过特区法规而不是规章或是规范性文件,对工业用地控制线进行管控,体现了珠海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筑牢产业地基的决心与魄力。”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雍灵说。

按照计划,紧扣“产业第一”总抓手,珠海将在5年内统筹新增和盘活工业用地约50平方公里,首年熟地整备不少于7000亩,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新引擎

精准招商

加速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今年3月,珠海市人民政府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签署项目投资协议,为珠海新能源产业链补齐了至关重要的一块短板。

根据协议,欣旺达电池将在珠海投资建设欣旺达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约800亩,总投资120亿元,完成建设后达到年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30GWh的产能,预计明年下半年可投产运营。

这是珠海新能源产业链精准招商的典型案例,也是珠海打好产业攻坚战的精准打法。

当前,珠海正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4大主导产业,在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3大优势产业集中用力,迅速做大做强全市“4+3”支柱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推动产业集聚的“最强引擎”。上月底,在富山工业城奠基仪式上,26个优质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超560亿元;全市连片规模最大、全省单一项目建设总量领先的5.0产业新空间开工建设。

这是珠海开足马力推动项目落地的有效例证。今年以来,全市各区步入招商引资“加速度”:上半年,香洲区新引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90个;金湾区新引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99个;斗门区对接300多家企业,意向投资额约2511.86亿元;高新区新引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95个,亿元以上注册(制造业)企业数80个。

一边是如火如荼建设的5.0产业新空间,另一边是快速落地的产业项目。在这背后,持续优化的营商软环境是硬实力。

除开通24小时招商热线,珠海还首创“企业管家”服务体系,为来珠投资客商安排专人专车,从客商落地到项目投产,提供实地考察、商务活动安排、手续代办等一揽子的“管家式”服务。

随着《珠海市全面深化改革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66项改革举措中,26项务实举措是围绕产业发展而展开,旨在为做强产业集群、壮大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记者 黄鹤林 刘梓欣)

标签: 珠海高新区 工业增加值 万亿工业强市 粤港澳大湾区



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