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精选!千亿“快递茅”大跌!股价较高点缩水近60% 私募巨头重阳浮亏超7亿元

  • 商洛在线
  • 2023-07-01 09:12:16
  • 来源:华夏时报

6月29日,千亿“快递茅”顺丰控股(002352.SZ)突然直线跳水,盘中一度跌超8%,股价创出近一年新低。随着其股价暴跌,多位顶流投资机构“踩雷”,纷纷陷入账面亏损,其中不乏百亿私募重阳投资的身影,该机构在重仓顺丰控股一年半年的时间里,浮亏近7.3亿元。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6月30日联系了重阳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做的是组合管理,顺丰是组合里的一部分,所以个股操作不方便评论,不过公司今年业绩是不错的。”


(资料图)

6月30日,顺丰控股收盘微涨0.74%。

较高点跌去60%

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收盘,顺丰控股下跌5.51%,报收于44.76元,全天主力资金净卖出1.89亿元,最新总市值为2191亿元。

消息面上,菜鸟集团宣布推出自营快递业务,同时,顺丰的控股子公司嘉里物流也发布了公告称,董事会预计于2023年的财务表现相较前一年将会有显著的落差。

实际上,近年来顺丰控股业绩表现亮眼,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674.9亿元,同比增加29.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74亿元,同比增加44.62%。而在今年一季度,顺丰控股实现营收610.48亿元,同比下滑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0亿元,同比增长68.28%。

亘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徐冰玉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顺丰控股2022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其中嘉里物流的贡献突出,在顺丰控股从2021年Q4开始并表嘉里物流之后,供应链及国际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878.7亿元,同比增长超120%。

不过,从二级市场来看,交出的漂亮“成绩单”却没被资本市场认可,顺丰控股股价自2021年2月中旬涨至124元创下历史新高后,便开始一路震荡下行,截至今年6月29日收盘,股价已经跌至44.76元,相较于最高点缩水近60%。

浮亏近7.3亿元

顺丰控股作为快递行业龙头,一直备受私募、公募基金的青睐,但随着其股价暴跌,多位顶流投资机构“踩雷”,其中不乏百亿私募重阳投资的身影。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顺丰控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重阳投资、挪威中央银行和社保基金。具体来看,重阳投资由私募大佬裘国根掌舵,旗下重阳战略才智基金、重阳战略英智基金分别位列第六、第七大流通股东,两只私募基金合计持有5876.18万股。

据悉,重阳投资的持股来自于顺丰控股前年的定增,根据公司2021年11月披露的信息,此次定增发行价格为每股57.18元,募集资金总额高达200亿元,共有20家机构成功获配,包括UBS AG(瑞银)获配30.3亿元,申万宏源获配16亿元,景林资产获配11.6亿元,而重阳投资凭借较高的报价和认购金额,成了最大的买家,旗下两只私募合计获配5876.18万股,获配金额为33.6亿元。

从仓位来看,重阳投资从买入到现在,并未发生明显的调仓变动。截至6月29日收盘,顺丰控股最新股价为44.76元,相比于彼时57.18元的认购价格,已经下跌21.72%,以此粗略计算,在一年半年的时间里,重阳投资的持仓浮亏近7.3亿元。

除了顺丰控股,重阳投资还重仓了哪些股票?根据一季报显示,重阳投资还现身多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包括新和成、国投电力、宝钢股份、海康威视、移远通信等上市公司。其中顺丰控股位列前三大重仓股。

快递行业未来前景

在公募基金中,重仓顺丰控股的基金也颇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顺丰控股现身229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合计持有2.11亿股,持股市值高达116.89亿元,为公募基金第46大重仓股。

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是知名基金经理王崇旗下的交银新成长混合,持股数量为1189.69万股,期末持仓市值近6.59亿元,此外,交银施罗德旗下还有多只基金“抱团”重仓顺丰控股,包括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交银施罗德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交银瑞思混合(LOF)等基金产品,均重仓持有顺丰控股超2亿元。

备受机构青睐的快递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呢?华金证券发布研报称,从2023年1月以来,快递股是交运中下跌幅度最大板块,截至5月30日,快递(中信)指数下跌18.04%;而一季度各大快递上市公司业绩均录得正增长,股价与业绩出现趋势背离,部分公司进入低估值状态。

东莞证券则表示,价格竞争导致当前快递行业估值普遍较低。5月行业维持局部价格竞争,但未演变成全行业价格战。网购渗透率高位企稳提升信心,看好下半年消费复苏带动快递件量持续增长。电商平台低价竞争引致的上游压力为阶段性事件,长期来看快递企业精炼内功、提升服务质量仍是核心竞争力。

徐冰玉表示,快递行业从去年开始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时效快递方面来看,其主要分为三个品类,分别是消费品类,工业品类和文件品类,未来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升级和消费升级,消费品类和工业品类都是有比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标签:



推荐More